肾衰竭失明截肢,糖尿病了解一下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3-03-12 01:15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至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药物治疗很难逆转。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我们来关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足这几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

 

自确诊期就应开展肾病筛查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损伤,也是导致糖尿病病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可分为肾小球高滤过率期、正常白蛋白尿期、泡沫样尿、临床糖尿病肾病期、肾功能衰竭期等五个阶段。主要症状为出现泡沫尿、水肿、贫血等。

规范筛查是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现与诊断最有效的工具。临床上主要检测方式是通过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UACR)来评估,UACR检测可规避单纯依赖白蛋白尿检测可能产生的漏诊,减轻患者因病情进展所导致的生活质量降低以及对疾病诊疗的支付压力,患者在糖尿病初诊时即可利用UACR快速筛查,早期初筛,评估并及时掌握糖尿病肾病进程,增加诊疗有效性。

糖尿病患者何时需要进行肾病筛查?依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相关指南,2型糖尿病患者应自临床确诊之日起即开展肾病筛查,每年至少一次。确诊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也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肾病筛查,以便尽早发现、尽早干预、最大化获益。一旦患者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应根据疾病分期进行个性化生活干预、定制化药物治疗等综合管理。

警惕黄斑水肿眼底病变

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糖尿病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并发的眼底病包括出血、增殖及黄斑水肿(DME),其中DME是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据悉,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三分之一伴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这其中又有约三分之一会出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及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患病时间越长,病变越严重,也越容易发生DME。总体来说,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由于长期血糖水平不稳定状态导致视网膜脉管系统受到损伤,也就是提高了血视网膜系统的渗透作用,使得血视网膜通透性增强了,积液(渗透液)进入黄斑部位,从而引起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会造成严重的视力下降,主要表现在视野中心区域有暗点(也就是斑片状的视物模糊)、难以清晰看到细节、看物体形状有所改变、比实际形状变大或变小、直线在视野某些部分出现波浪状或断裂等。

出现足部破溃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